【通知】15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推荐项目


师范生返乡反哺家乡教育,协同乡村教师共学共进项目
***本项目由百威英博亚太大学发展基金全程资助*** 

    本公益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百威英博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作为2015年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向书院学子推荐。项目以“课外教学技能提升”为核心,以课外素质拓展“体验式课程研发(含教学工具箱开发)”为载体,以建设师范生和乡村小学教师协同共进的成长共同体为重点,有规划、有步骤地有序开展。项目将坚持“全人教育”的思想,渗透“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强调体验式学习和服务学习。
    项目拟覆盖全国100所乡村小学,惠及600-1000位乡村教师。项目运行的志愿者均是华东师范大学今后将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范生。因此,本项目不仅能够带动乡村小学教师的能力提升,还能促进师范生的素质拓展,这对改善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实践内容:
    1)团队组建:来自同一生源地的书院同学3-5人可以组建一个“项目某某县/乡分队”;
    2)学校联系:联系家乡附近1-5所郊区/乡村小学【必须是小学】,同校方负责人取得初步联系,达成初步实践意向;
    3)实践培训:通过选拔的项目志愿者将接受专家和指导老师的统一培训指导;
    4)物资领取:清点并领取教学工具包、推荐读书等实践物资,方便带回家乡;
    5)项目运作:将教学工具包等教学资源赠送给当地农村小学,并教会乡村小学教师学会使用工具包,现场观察并记录培训成果;
    6)后期联系:暑期实践结束后,保持与当地乡村教师的相互联系,共同成长。

    二、项目成员收获:
     1)服务学习:您将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课外教学技能,了解中国的真实想乡村教育,并为自己的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参与评奖:本项目作为书院的社会实践推荐项目,纳入书院和学校的社会实践体系,优秀的参与同学和优秀实践队伍参与书院及学校社会实践评优评奖。
     3)成果共享:本项目将整合成果资料,制作项目特刊及教学分享手册,共享成长。
     4)出境交流:百威公司将出资10-20万元资助20名参与本项目的优秀志愿者进行“出境教育研修”,提高项目志愿者的教师素养(以最终和百威公司谈妥为准)。

    三、项目成员标准:
    1)情怀: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公益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
    2)素质:态度端正、身体健康、综合素质突出, 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能较好的开展并完成项目工作。
    3)规范:理解项目目标,完成项目实施,及时提交反馈,遇到项目困难能够有效解决。
    4)来源:特别鼓励来自于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参与本项目开展,同一项目的所有成员均需来自于同一省市,能共同开展并完成项目工作;特别鼓励书院领导力特训营营员、学生导师生命体验营营员、书院各省市就业小组负责同学、学生党员牵头组队,每个团队3-5人为宜。

    四、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阶段

项目时间

项目内容

第一阶段
筹备阶段

20155

组建项目组

20155

形成并优化合作框架

签订合作协议

20156

项目志愿者招募

20156

体验式课程和教学工具包的研发与优化

20156

项目志愿者培育

20156

乡村学校及教师确定

100所农村小学)

第二阶段
运作阶段

20156

教学手册、工具箱制作

20156

推荐读物的购置、发放

20157

项目出征仪式

20157

志愿者保险费、交通、通讯补贴等

20157

项目督导

20157

项目正式运作:1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师生座谈,完成一篇针对乡村小学学生培养的建议报告;2完成体验课程,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生命教育、快乐学习的理念,完善、带领主题班会活动。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510

送交下乡项目评审:暑期结束返校后,根据项目组提交的调研报告、活动报告、读书心得等组织评审。

201511

课程使用心得报告评审:乡村教师在学生离开后独立运用工具箱开展3次主题体验式课程。根据提交的报告组织评审。

201512

项目总结特刊制作

201512

项目总结汇报会

20161

优秀志愿者素质提升:择优提供出境研修机会。

    五、项目展望
    每年参与本项目的100-150名志愿者将作为百威英博学子,与参与项目的1000名乡村小学教师共同加入华师百威公益家庭。学校将与百威公益一起关注他们的成长成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作为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华师与百威将共同探索一个体验学习和服务学习的教育公益项目新模式,为乡村教师与在校师范生的互动互促提供平台,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互补融合探索路径,为公司、高校与社会公益多赢发展做出示范。

    六、注意事项
    1)安全原则:各成员应以安全为首要保障,所以只能选择自己家乡的学校;
    2)返乡原则:选择的乡村小学应当尽量靠近组员家乡,交通便利且有安全保障;
    3)诚信原则:项目审批成功,须尽力完整开展,否则百威不提供经费资助;
    4)绩效原则:项目开展应当遵守项目守则,创造性地完成项目工作的要求;
    5)公益原则:发放各队伍的教学资料、教学工具包,实践所需的交通补贴等经费均由百威公司资助提供,以公益服务为原则。

    七、报名方式
    1)申报材料: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须填报《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见附件1)、《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见附件3)、《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见附件4);
    2)材料递交:纸质版材料6月14日12点之前交至学生共享空间306工作室进门右侧材料接收箱;电子版材料同时发送至
mxcsyshsjb@126.com,邮件统一命名“【15暑期实践】-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如“【15暑期实践】-返乡支教-“学子返乡,快乐课堂”支教项目——***县/乡分队-某某同学”。
    3)网络登记:6月14日12点之前,参与项目申报的小组成员均需登录学生电子档案进行登记,以便后期项目成员选拔、项目管理、保险购买;登记网络入口:电子发展档案-右侧招募栏目-【2015年社会实践个人申请信息登记】,参与社会实践的每一个同学都需要登记,否则无法办理保险等事宜。
    4)报名咨询:
    公益实践站部长:张艺凡,15221852976
    更多信息可以进入“暑期实践-反哺家乡教育工作群”进行咨询。

    项目指导老师:梁宏亮老师,时南老师,陆云鹏老师。

    报名表.docx

共青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委员会
孟宪承书院教师技能中心
孟宪承书院公益中心
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