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生导师团招募


工作背景:

    为了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培养机制。上海市西郊学校作为长宁区内一所特色学校,该校将借鉴孟宪承书院学生导师工作的先进经验,为孟宪承书院优秀大学生提供课外教育锻炼岗位,尝试建立课外导师工作制度。

    该项工作将整合西郊学校骨干科任教师和高校优秀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以第二课堂为阵地,以导师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成长共同体为导向,以志趣联盟或成长小组等形式组织实施,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谈心交流、活动指导、素质拓展等形式,在保证教学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既有利于对当下的高中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育,也有利于全面提优秀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招募对象:

n  年级:14级、13级同学

n  人数:招募优秀大学生30

n  类别:整个导师团将根据工作开展需要和成员志愿选择,组建“统筹协调组、谈心促进组、成长促进组、活动促进组、机动调配组”等工作小组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报名要求:

n  品德:思想端正、品德优良、性格开朗,善于组织沟通;

n  热忱:对高中导师制度建设有兴趣,踏实肯干,愿意投身一同探索;

n  时间:每两周周五下午、或周六周日半天,能够参加指导一次高中学生导师活动;

n  素质:同等情况下,有过学生导师和学生工作经验的同学优先考虑。

导师团队:

n  构成:与上海市西郊学校科任教师共同组成西郊学校“课外导师团”,其中科任教师为“人生导师”,主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书院优秀大学生为“学生导师”协助导师开展相关工作。

n  比例:为保证课外导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课外导师工作的师生比拟定为:1(人生导师)+2(学生导师)+8(学生),即1位课外导师配备2位优秀大学生担任助理导师,三人共同指导8位优秀高中同学。

工作内容:

n  谈心谈话:“课外导师团”对每个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成长状态,指导学生全面成长,助理导师协助参与到其中。

n  成长小组:每一个导师组(人生导师+学生导师)指导社团/志趣联盟或是一个成长小组,设定既有固定的指定内容,又能够灵活操作,确定导师活动“3+X菜单”,每个小组有3项确定工作和X项结合自身小组实际情况开展的特色工作,即:学期初进行团队建设-学期中进行成长分享-学期末进行总结评奖,+X个特色活动。

n  活动指导:每一个学生导师在人生导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西郊学校现有的场地、场馆和设施资源,整合西郊学校现有社团的架构,在社团的基础上挑选核心成员组建为志趣联盟,涵盖辩论、心理、中医、体育、艺术等主题。

n  定期研讨:每学期初、末各组织一次课外导师制度工作研讨会,全体导师、助导共同讨论本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研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工作时间:

n  时间:考虑到上海市西郊学校的实际情况,课外导师团活动时间可以初定周五下午2:30后或周六周日;

n  频率:导师参加频率为平均1个月1次,助理导师参加活动的频率初定为2周一次,一个学期拟开展4-5个月,具体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调整。

工作地点:

n  高中:把上海市西郊学校内设施用好、用足,在西郊学校校内指定活动室开展;

n  大学:在华东师大校内活动场地开展等地。

您将获得:

n  学习&提高:在与上海市一线高中骨干教师的共同工作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

n  现状&了解:在与上海是一线高中优秀学生的共同成长中,全面了解高中生的发展现状;

n  实战&技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学会一系列具体工作技能:如何与学生谈心谈话,如何带领成长小组,如何知道学生开展活动,如何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改革等。

n  证书&评奖:获得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西郊学校共同颁发的学生导师证书,表现优异者还将获评优秀学生导师。

n  经费&补贴:在每次活动中获得由西郊学校和孟宪承书院共同提供的学习成长补贴。

报名信息

n  报名方式:有意者请登录孟宪承书院学生电子档案(mxcer.ecnu.edu.cn)点击右侧“【招募】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生导师团招募”,进行网络报名;

n  截止时间:报名截止2015920日星期日中午12:00,录取者将于923日前以短信或电话方式告知。

n  工作启动:预计25日晚上召开培训会议,26日会组织大家到西郊学校参观,并正式启动部分工作。

工作咨询

n  联系人:孟宪承书院 王和老师-(021-54345452)

n  办公室:闵行校区学生共享空间310办公室

n  参考资料:上海市西郊学校掠影-供报名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上海市西郊学校

2015916

 上海市西郊学校掠影.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