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决胜时刻:一堂别开生面的预科班《形势与政策》课




聚焦决胜时刻:一堂别开生面的预科班《形势与政策》课

    学生自编自演脱贫攻坚小品,全体同学热烈讨论,援疆干部现场点评并分享工作经历,这堂聚焦决胜时刻的《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和深刻思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收官之年,2020级少数民族预科班于1129日在共享空间212预科班教室进行了一堂题为《决胜时刻——坚决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的形势与政策课。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干部、中文系副教授韩蕾,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预科班辅导员赛依努尔及全体2020级预科生参与了本次课程。

一、小组展示: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四主讲小组由奥妮琪、苏比努尔、艾提丽巴、古丽加乃提四位同学组成。她们首先以图文并茂的PPT和短视频,以具体鲜活的事例展示了围绕我国扶贫的历程、成就全面小康的历史意义、实施现状,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深入了我国今年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的重要意义、成果和举措。在小组讲授四名同学自己的经历、家乡同学拍摄的视频等,讲述了各自家乡在党的领导和良好政策下发生的积极变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态得到更好保护,而且社会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成就。

该小组还以一个自编自演的主题小品《金大妈家的脱贫历程》,生动演绎了一个脱贫攻坚战中的故事,引起同学们热烈关注和讨论,成为本次课程中的一大亮点。该小品从脱贫攻坚计划的实施现状入手,以一位“村长”、一名“驻村干部”、受助对象“金大妈”和她待业的“儿子”等角色,讲述金大妈一家在村长和脱贫干部帮助,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小康迈进出现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的思想局限问题。四名同学将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同学们对脱贫攻坚的深入思考


二、互动讨论:结合实际 各抒己见

“我的父亲参加了脱贫攻坚工作,长期驻村,刚才这个小品也让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工作的不容易。”在互动讨论环节来自新疆的依孜努尔同学表示,父亲也曾给自己分享了很多他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事例及难题,她深知扶贫工作的深厚意义和艰辛,同时她也表达了对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祝福。

“我觉得扶贫应该先扶志”来自内蒙古的陶格旗同学认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是“扶志”,脱贫攻坚应该加强思想引领,从思想上带领贫苦户走出贫困,特别小品金大妈的儿子,应该让他好好一些本领,而不能在家里坐等帮助。“我们预科同学,也要努力抓住来上海学习的机会,争取学成后再回到家乡,为建设家乡做一份贡献

预科班同学们围绕今天的主题,通过现象探寻到本质,进一步扶贫攻坚的困难和面小康的未来展望等做了热烈讨论。米合热班同学表示近几年她看到了家乡的积极变化,大家的生活变得美好而富足,相信未来家乡会更美好。木尼拉同学则表示年轻一代的重要课题是学业,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改变思想上贫瘠的现象。

三、感悟分享:春风化雨 文化润疆

“同学们今天授课让我眼前一亮!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形势与政策课,我也受益匪浅。”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干部、中文系副教授韩蕾老师走上讲台,首先给同学们一个积极的肯定,随后她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一年半的援疆经历及心得体会。

“国家对新疆建设的投入不遗余力”韩老师说“为了保证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无数的援疆干部和当地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韩老师结合在新疆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担任副院长期间工作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介绍了她“教育强国”和提升新疆本土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脚踏实地,优化教学——新疆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基础课程,尽全力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出舒适的学习环境;搭建桥梁,牵线沪疆——促成华师大中文系华师大附属紫竹小学支援的学院建立结对合作,不断提升当地师资水平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行百里者半九十”韩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时引用了这句话,“我特别认同这句更加自己段援疆经历对特别有意义”,她表示能成为一名援疆干部站在精准脱贫的第一线,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学生、社会的积极变化,参与其中做出贡献是一名党员教师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初衷和使命


|奥妮琪 赛依努尔

|依孜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