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位于中国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可以通过平台与几千里之外的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共同体验传统文化、感知科技前沿、交流内心世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2024年1月30日)
“当我看到教育部部长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专门提到的这段话时,内心无比激动,也深感作为华东师大数字支教项目一员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6月2日,孟院数字支教队队长、21级物理专业师范生张桓在孟院“数字支教”每月例会暨暑期支教动员会上不禁感慨。当晚,孟院“数字支教”队全体队员,孟院辅导员、“数字支教”指导教师石玉帛,孟院副院长苏振兴等60余人线上线下共同交流研讨工作,为即将开启的暑期实践打好基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相结合,从2023年寒假开始,孟宪承书院依托教工党支部对接的“教育筑梦”计划——“寻梦”实践3.0组建了数字支教队,积极投身教育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试点,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字支教志愿者的骨干力量。
一块屏幕,有力支撑五色梦想
“我最期待每周三下午的五色课程了,通过屏幕,我能得到哥哥姐姐们的教导,带我寻找五色梦想,我一定不负哥哥姐姐和老师的期望。”云南寻甸县甸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级的李梦同学这样评价孟院的数字支教。
过去一年多,孟院数字支教队以持续开展且不断优化升级的“五色”校本课程——红色代表红色基因传承,蓝色代表科学精神,橙色代表身心健康,绿色代表生态文明,黄色代表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重点融入“大思政课”、“教育家精神”和“科学教育”等相关要求,每周固定时间,通过线上授课方式,为寻甸等地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数字支教在线志愿服务,切实提升乡村孩子综合素养,有力支撑参与学习的孩子们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根网线,有效联通山海课堂
“上海与云南相距2000多公里,但通过数字支教,让在外求学的我,也能发挥所长为家乡孩子授课”。孟院数字支教队副队长、22级英语专业余秋雨同学是目前授课最多的志愿者,在本学期初的数字支教培训会上,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特别提到当自己的授课得到学生们积极回应和认可的时候,心里满满成就感。
一年多来,孟院数字支教队从2023年寒假的6人,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的120余人,并设立了教学组、课程组、宣传组等,相互配合共同把数字支教这件好事做好。据初步统计,支教队已经面向寻甸金所街道119希望小学、甸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塘子街道中心寄宿制完小三所学校开展了四期数字支教工作,参与志愿者人200余名,输出五色素质教育拓展课程130余课时,覆盖四、五、六年级1200余名学生;并且凝练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数字支教制度框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数字支教流程、打造出一套实用适用的“五色”课程体系。
两地师生,携手跨越数字鸿沟
“我觉得,数字支教像是一座跨越上海云南两地一千多公里的桥,而我也愿意做这座桥上小小的一块砖,将知识传播给寻甸的孩子们。”本学期新加入支教队、来自2023级思想政治专业的张灵瑶同学这样说道。
在过去一年的数字支教活动中,孟院学子携手当地师生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数字鸿沟的桥。这座桥能够顺利建起,离不开寻甸三所学校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尽管条件有限,老师们还是会尽力解决教室、设备等问题。每一次课前的细致准备,课后的真诚感谢,以及课上学生们热情的参与,无疑是对志愿者授课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数字支教,4月2日举行了2024孟院-寻甸数字支教校地沟通交流会,寻甸县各学校教师代表为数字支教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并肯定了孟院数字支教队在支教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和互相信任下,数字支教不断地优化升级,这是孟院培养未来教师的一次优质实现,更是对国家教育战略的积极响应。打破地域限制,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发挥技术优势,促进教育公平正义,让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直都是数字支教的努力方向。
双向奔赴,持续谱写成长华章
2023年7月孟院组队赴寻甸县实地开展“寻梦”3.0暑期实践活动,联合昭通学院,在寻甸两所学校同步开展支教和调研活动。30余名师范生为当地金所镇119希望小学和甸沙乡九年一贯学校的100余名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线下版“五色”课程,并深入开展入户跟踪调研等。
在支教最后一天,孩子们把自己的多彩的梦想写了下来,两校100余名同学和支教队志愿者们还共同举行了“五色夏令营”结营联欢会,学生们与志愿者同台表演,分别之时,孩子们满怀感激和留恋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和希望,这可能就是教育的意义。
三载接力,共同见证教育力量
何为“寻·梦”?在春季学期数字支教志愿者培训暨交流分享会上,已经大四的陈敏讲述了她与这个项目结缘的故事。2020年的夏天,她以寻甸县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也正是这一年,华东师大与寻甸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在寻甸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力量叫做华东师大!而陈敏也乐意成为这段山海情的见证者、铸就者,所以她有了新的梦想:结合家乡特色,从基础教育入手,帮助家乡的孩子寻找并完成梦想。
“寻·梦”的寻,是寻找,是寻甸;梦,是梦想,也是孟宪承书院。“寻·梦”实践基于一个梦想,实现了师大与寻甸的双向奔赴,也是寻梦实践队连续三年以及未来的坚守。2021年“寻·梦”1.0时期,陈敏以队员的身份到家乡寻甸开展社会实践,2.0时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再次回到家乡开展“反哺家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实践活动。去年3.0时,她带着2021级物理专业的张桓学和全体队员一起,与三所学校老师对接沟通上课,掌握并培训大家操作数字支教平台,同时在暑期开展“寻·梦”3.0夏令营活动,为寻甸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五色课程授课。实践队员、2021级生物专业的杨采乐这样描述实践感受:“寻甸支教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成长。在支教中积累的社会经验、社会阅历,是我未来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宝贵财富。”
2024年以来,“寻·梦”项目沿着4.0阶段坚实前行。孟院数字支教队吸引了260多名同学报名,最终吸收了120名同学加入其中,涵盖四个年级、9个专业,每月定期召开例会,分享课程教学经验,研究开发新课程;支教队还划分了课程组、教学组、宣传组等,组建了25人的是数字支教学生骨干,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运行。
孟院数字支教指导老师石玉帛认为,教育部正深入推进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化行动,通过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大学生参与打造网上课堂,从而借助数字支教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因此,孟院“寻·梦”项目三年多来坚持开展,特别是通过数字支教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意义非凡。
“寻·梦”项目从萌芽到壮大,离不开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支持,离不开孟宪承书院老师及寻甸当地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数字支教每一位队员对教育的热情及作为师范生的责任与使命。
孟院数字支教队用心打造并教授的“五色课程”,不仅赢得了寻甸孩子们的喜爱,收获了当地师生的好评,还吸引了媒体关注,中国新闻网、昆明日报等的报道。
五个持续,铸就七彩教育梦想
在学期初的校地沟通会上,孟宪承书院副院长、对接“教育筑梦”计划的孟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苏振兴老师,把“寻·梦”未来的发展方向概况为“五个持续”:持续巩固扎实基础——教育筑梦,寻梦4.0;持续完善五色课程——精心设计、不断更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开展良好合作——与寻甸教体育局、各学校领导老师积极沟通;持续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孟院的支持,充分发挥九个专业120余名师范生志愿者的满腔热情,重点通过课程、教学、宣传组各位骨干,做好细致工作;持续打造良好成果——让师范生能力得到锻炼、寻甸孩子素养得到提升,师大与寻甸情谊得到巩固,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得到落实。
2024年春季学期接近尾声,寻梦4.0之“数字支教”暑期实践即将开启,我们将在第二课堂发布招募公告,欢迎感兴趣的师范生报名!
“寻·梦”正当下,让我们以青春之热情,点亮孩子们的七彩梦想,续写华东师大与云南寻甸的双向奔赴!
文字:余秋雨、叶曼琪、常永
图片:蒋斯卉寻甸各学校老师
编辑:于柯颖
指导教师:石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