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通识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暨2020年理事会举行
在国家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通识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暨2020年理事会”于2020年12月11日,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联盟10所高校的书院负责人、联盟理事单位代表等30余人云端相聚论通识,协同创新谋发展。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孟宪承书院设立线下会场,联盟理事长、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主持活动。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五位主讲人围绕“通识教育协同创新”作了主题报告,协会秘书处总结了联盟2020年的工作,并就明年工作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聚焦通识教育协同创新,同话书院育人
进一步加强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各书院与专业学院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校内协同,促进兄弟书院育人工作的交流互鉴,本次论坛围绕“通识教育协同创新”进行了专题研讨。
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院长王晓骊作了题为《以书院制为依托,打造通识教育集成平台》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文伯书院以法学专业为特色,精心打造资源集成化、课程体系化、实施立体化、效果可视化的书院通识教育平台,并建立通识课程、通识讲座、通识实践“三维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通识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批判力、选择力、学习力、整合力和创造力。
复旦大学学工部副部长黄洁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复旦通识教育理念》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从复旦大学深厚的书院制教育历史谈起,重点介绍了书院作为学校六度育人空间之一,实施“修身养德六大计划”,构建师生学生、生活、文化共同体的深度探索实践,持续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建设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复旦特点的书院一站式育人平台。
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副院长张乐金作了《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卓越通识教育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报告,从敬文书院通识教育的背景内涵、定位模式、基本特征、计划实施、制度保障及瓶颈问题等方面介绍了敬文书院卓越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燕在《守护自由教育:耶鲁住宿书院的演进及启示》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耶鲁大学住宿书院的历史变迁、典型特征,再以比较的视角,从整体性的通识教育观、通识教育组织革新与再造等探讨了耶鲁书院模式对我国高校书院建设的借鉴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副院长梁宏亮作了题为《通识与卓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孟宪承班的探索》的主题报告,从书院在通识教育中的角色谈起,结合卓越育人目标,在第一、二课堂融通与双院协同育人的定位下,创办了孟宪承班,选拔了一批拔尖师范生,整合学校、书院、社会多方资源,针对学员学业和职业发展阶段特点,协同专业学习、跨学科小组,实施为期一年的卓越教师综合素质养成通识教育,通过四大板块的系列课程和实践,提升学生七大素养,进而造就面向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创新者和领跑者。
在交流研讨环节,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钱振明积极评价本次研讨会的效果,并从课程、导师和敬文讲堂、交叉创新实验班等,介绍了敬文书院开展通识教育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总结回顾联盟年度工作,共谋协作发展
在会议第二阶段,举行了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2020年理事会,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代表联盟秘书做了工作汇报,回顾了联盟成立两年多来的主要工作,重点总结了联盟2020年的工作情况,并对联盟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今年虽因疫情暂时阻隔了联盟成员线下的互访交流,但联盟充分挖掘“抗疫”之中的育人元素,及时组织开展了由江苏师大敬文书院承办的“青春云战疫”、和由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承办的“抗疫云党课”等系列比赛,吸引了联盟各成员书院的1000余名师生参与,引导师生用文字、绘画、摄影、诗歌、书法、演讲、微课等多样化的方式,向抗疫英雄致敬,传递抗疫正能量。
在今年6月毕业季,联盟参与筹划举办了长三角高校劳育专题论坛暨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院长孙红旗、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杜素娟等做专题发言;联盟还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劳育协作平台,构建大学-社会劳育共同体。
下半年以来,联盟推出“三全育人”研究课题,为联盟书院教师搭建研究平台,首批6个项目已经立项并开展研究;此次举办通识教育论坛和理事会,旨在进一步紧扣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和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各家书院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展望未来工作,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联盟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本着“互学互助共建共享”的理念,进一步拓展联盟合作共赢的育人优势,为促进联盟成员书院内涵式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图文| 联盟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