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国家一级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做客大师剧《孟宪承》训练营首讲,与共享空间202报告厅现场近百名同学和云端数十位中小学师生共话剧本背后的故事。本次讲座由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主持。
喻荣军《剧本背后》讲座现场
夏建国主持讲座
他说:“二十年,一家剧院,一条街,一座城。”
从幼时看村前打谷场的社戏,到高中晚自习结束后到小戏院看个大团圆结尾,再到大学时从五角场骑五十分钟自行车,只为看一场《奥赛罗》,喻荣军仿佛从小与戏剧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本科阶段主修运动医学,喻荣军却在毕业之际毅然踏入了戏剧行业。在1995年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后,喻荣军对话剧的热爱便与这座剧院更加无法分割。作为一名艺术总监、剧场管理人,他需要把握剧目的生产质量和艺术水平,将更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带给观众。喻荣军从剧院的组织架构讲起,帮助同学们了解剧场实际工作、剧目生产流程等。“剧目,是一个剧院的主体,上话中心现有保留剧目约300部,包括经典人文主流、交流实验创新、经典作品重译等系列”。
他说:“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编剧是骗子。”
在喻荣军看来,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只不过是平凡人,而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进入剧场却立刻戏魂附体,能随时随地切换不同的风格,演员就是如同“疯子”一般的存在。喻荣军看到了很多痴迷戏剧的“傻子”,自己也慢慢变成了一个“傻子”,从此剧场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梦。作为一个和观众一样“傻”的写戏的人,编剧与观众的关系,仿佛是“骗子”与“傻子”之间的战争:“傻子”越来越不好“骗”,所以“骗子”的手段只能越来越高,而最关键的是:编剧首先要“骗得了”自己。他还分享了若干知名的话剧作品和编剧故事。
他说:“编剧要了解舞台、珍惜孤独、打破安全。”
一部好的话剧离不开一个好的编剧,因此编剧的工作也往往变得神秘而遥远。说起编剧的创作,喻荣军和大家分享了三点经验:第一,了解舞台。舞台是一个局限性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可能性,正是话剧的魅力。作为一名编剧,只有了解舞台的布局与操作,才能使剧本具有二度创作的可能性。第二,珍惜孤独。正如海明威在获得诺奖时所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孤独,是一种充盈的状态,使得表达有丰富的可能性。对于创作者来说,孤独是珍贵而高雅的。第三,打破安全。创作者要勇敢地探索自己的边界与可能,不能总是将自己放在安全范围内,安全是没有力量的。
最后,喻荣军鼓励大家走进剧院,做一次“傻子”:“剧场并没有那么深不可测或高高在上。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戏剧的存在是对抗时间、对抗记忆、对抗世俗的有力证据。戏剧向所有人开放,看戏是一种欣赏艺术的行为,能够培养人的感性思维,每一位观众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理解和共鸣,从而静观内心,收获幸福。”现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一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并得到耐心解答。
Q 学生剧社面临着原创剧本稀缺的问题,且学生对自己创作剧本存在畏惧的心理。剧本创作编写人物对话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A 他人的所谓一般性技巧,可能并不适合于每个个体。对于创作来说,任何题材都是可以的,编剧要找自己最熟悉、最想表达的故事。戏剧是一种群体创作艺术,编剧可以和导演、演员多多交流,集合众人的智慧,碰撞出更多集体创作的可能性。此外,研究一些成熟经典的剧本也会从中得到收获,但切忌被所谓的编剧套路所束缚。
Q 因人物和事件的复杂性而无法具体展开或细致描述,应该如何在剧本里保持戏剧冲突呢?
A 作为创作者,不要在创作伊始就预想会遇到何种问题,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创作,可以通过改变形式、切换视角加以变通,到二度创作阶段再进行选择。一定不要在最初阶段就自我局限,一味将自己束缚在安全范围内,否则会失去很多可能性。
Q 目前在排校史剧,通过阅读资料,发现人物的生平似乎波澜较小,请问如何找到一个切口、以戏剧化地展现人物的人生呢?如何在虚与实之间找到平衡,为人物创造对话?
A 可以通过故事将主角与他人连接,结合他人的眼光来看待主角,通过群体性的视角凸显主角,以此展现主人公的魅力。其实无须穷尽主角的一生,只要在特定的环境发现特定的人物故事,展现关键的人生转折点,故事自然便具有象征性与思想性。
同学们踊跃与喻荣军老师互动
去年12月,以校园大师剧《孟宪承》为载体,孟宪承书院牵头与闵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永德实验小学等学校共同发起成立“校史剧大中小一体化育人协作平台”,旨在探索大中小学在校园大师剧育人实践中的互动与联动,秉承开放理念、共享育人资源、提升育人效果,为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增添新内容。本次训练营讲座同步开设了线上直播通道,来自闵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等的数十位中小学师生在云端一同聆听剧本背后的故事。
闵行中学(首批上海市戏剧特色学校)学生们在线聆听讲座
为进一步推进大师剧育人实践,夯实大师剧《孟宪承》排演工作,大师剧《孟宪承》特面向全校师生和平台成员单位中小学生开设训练营,以提升剧组演职成员和广大师生的文艺体验和艺术素养。大师剧训练营后续还将开展表演训练、作品分析和集体观剧等品牌活动。
文字:胡文媛 郭蓉
图片:唐诗嘉 孙示未
编辑:司柯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