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时节,孟宪承书院人生发展导师活动也如期启动了。人生导师制度是卓越育人、双院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建构师生学习生活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拥有一支懂学术、善教育、爱学生的人生导师队伍,是全体书院学生的幸运和骄傲。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重新规划启动的人生发展导师活动更突出主题性、师生交互性和时效性,通过每周官微发布和电子档案预约,便于同学们按需参加。本学期首周导师活动如何精彩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中文专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活动首先由2018级的朱同学展示了《雷雨》一课的模拟授课,给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之后2019级的四名同学分别展示了《登高》、《故都的秋》、《祝福》和《登岳阳楼》四场模拟授课。展示结束后,徐默凡、陈静和缪晶晶三位老师依次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老师们专业而又细致的点评不仅令展示模拟课堂的四位同学深受启发,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模拟课堂活动为中文专业大二的同学们在下学期即将进行的教师技能课程学习之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数学专业:加减乘除,打开无限人生
潘建瑜老师亲切询问了同学们大一一个学期后的适应程度和专业课的学习体验,结合最近的研究生面试情况,潘老师强调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和任课老师交流,反馈学习情况,以便老师及时调整授课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学们在随后的交流中也询问了专业导师的分配、专业课的时间安排等问题,潘老师也都一一作了解答。
英语专业:Teaching others teaches youself
刘森老师先与同学们探讨了人生态度及道路选择问题。结合了自身的授课经历以及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发展道路,启发同学们应该秉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自身应积累才干,也应乐于、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随后同学们讨论了本学期印象深刻的选修课,以及这些课程对拓宽视野、涉猎跨专业知识带来的帮助。刘森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不要带有功利性,应多考虑自己兴趣爱好和知识需求,珍惜大学提供的平台与资源,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思政专业: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
本周的思政讲坛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18级的史同学讲授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视频、材料解读等方式讲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吕同学讲授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从漫画引入,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让同学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分辨唯物和唯心主义,学会从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问题;德吉同学讲授了《法治政府》,通过观看《法治中国》纪录片中截取的视频来引入法治政府的内涵,同时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细讲本节课的内容;黄同学讲授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主要讲解意识的含义和分类,以全国人大代表带的两件网红产品为导入,向同学们讲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和区别。章瑛老师细心听取了模拟授课,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给予了点评和指导。
历史专业:让历史讲述鲜活起来
历史专业的同学们与孟钟捷、黄爱梅两位老师一起观摩了第六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大赛开幕式。同学们通过听取历史系瞿骏教授的开题讲座《人间正道——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中的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了解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的重要性。作为历史专业的师范生,通过本次观摩,同学们不仅体会到历史剧本创作对贯彻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而且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和了解,收获颇丰。
地理专业:我们的阅读在祖国的大地上
吕红华老师在活动指出大二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重要养成期,专业技能要早一点树立努力的方向,不仅包括板书、PPT设计,还包括教师教态、教学风格等。同学们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计划地改进。吕老师还指出,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并为同学们推荐了《人类简史》等书目,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物理专业:物理,悟理,人生一样需要设计和实验
本次活动围绕“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主题,阮建红老师在交流中询问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对同学们关心的”高等数学”、“电磁学”等专业课,提出了有益的学习建议,尤其是通过预习提高上课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对于大学期间学习时间分配的疑问,阮老师强调应该平衡好基础知识和教师教育两大模块,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优秀的师范生。参加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也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学习目标,获得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
化学专业:您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
陈波老师从教学、教研、教考、教评、教管五个方面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近几年审题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师范生近年来所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鼓励同学们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教师技能大赛,藉此充分锻炼能力,提高专业知识,同时关注教育政策。同学们在听完陈波老师的分享之后也踊跃发言,进一步交流了就业前景、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及人才选拔标准等问题。
生物专业:人生就要像一棵大树一样成长
活动中江文正老师亲切地跟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授课程和科研方向,并重点解读了生物科学卓越师范生的培养计划。江老师鼓励同学们提高专业学术素养,练好基本功,多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丰富科创经历,提升创新能力和思维。在低年级阶段利用汇报发言、演讲等机会锻炼临场反应、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练好基本功。随后同学们轮流发言,畅谈近期生活学习当中的收获与困惑。通过本次交流,同学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制度自2013年9月启动至今,持续近8年,总计常态化开展超3000场师生交流活动。人生导师活动充分发挥双院协同育人的优势,营造师生共融共进氛围,是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之一。眼下在师大“卓越育人”工作大力推进背景下,孟宪承书院将继续强化人生导师的育人职能,为更广泛、更丰富、更深入师生交流开拓更大的平台以及资源支持,与专业院系携手,为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乃至教育家不断探索前进。
编辑|图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