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讲后勤故事 品劳动价值 扬奋斗精神



讲后勤故事 品劳动价值扬奋斗精神

“劳动月”总结分享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今天,通过学校后勤老党员们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学校后勤改革发展历史和故事。我清楚认识到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大家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孟宪承书院党委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刘晓梅如是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6月2日下午,“劳动月”总结分享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学生共享空间举行,共同聆听后勤发展故事、品味劳动价值、致敬最美劳动者、弘扬奋斗精神。本次活动由学校后勤党委和孟宪承书院党委主办,后勤第二党支部、孟宪承书院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叶林娟劳育工作室、孟宪承书院社区服务中心协办。孟宪承书院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学校后勤第二支部党员代表、孟宪承书院社区服务中心楼层长、劳育工作室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孟宪承书院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叶林娟主持。




讲后勤故事,牢记初心使命

    后勤第二党支部书记陆平以时间为主线,从筹备、建立、改革三个阶段讲述了学校后勤的发展历程。1951年的总务处到2012年的后勤保障部正式成立运行,6次名称的改变见证着70载后勤的发展变迁;种植花草、义务植树、建设公寓、改造餐厅,一件件被刻上时代印记的事迹无不讲述着一代代后勤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砥砺奋斗史。



    “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想搞一个我们管理员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要有传承的、能增进管理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能体现‘家’的温暖,首届‘我爱我家’就应运而生了。”原宿舍与教学楼服务中心的退休党员章菊萌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华师的难忘经历,推动宿舍公灯改造、宿舍文化建设,创办“我爱我家”活动,设置漂流书架,开设“爱心屋”,组织宿舍管理阿姨为学生煎中药、缝补衣服等。有着26年党龄的章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牢记党的使命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宿舍与教学楼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入党都是干出来的,都是在革命中磨砺出来的,我们当时有一句话‘想知道一群人中哪个是党员,就看谁工作最卖力,谁表现最突出,他肯定是党员,都不用开口问的’。”原校园环境管理中心张启孝老师在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如是说。已有57年党龄的张老师表示,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党员应该永不退休、随叫随到,“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是从村里来的,有机会上了大学,我觉得做人就是不能忘本。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踏实工作、努力干活,我身边的同事看到我拼命干活都惊叹‘你这个女同志咋像个男人一样拼命干’。”原膳食服务中心周奎英老师回忆起那段成长的岁月,觉得49年党龄就是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最好见证,周老师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家都不能害怕吃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段奋斗的历史会是大家回首岁月时最宝贵的记忆。



    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的结对党委委员夏建国表示,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校庆70周年,作为与学校“同龄”的职能部门,后勤的改革发展是华东师大乃至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听后勤老党员讲故事、共同分享劳动月的体验和收获,既是书院师生党员了解师大历史、感悟校史中的党史、践行师大人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书院“三全育人”改革实践、提升服务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活动中,我听到了老中青三代后勤人员讲述他们的工作事迹,深深地感到了传承的意义,他们将为大家服务的意识传承下来,为学校贡献的精神传承下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华师大赤诚的热爱。”2017级中文专业的魏久欣这样说。



品劳动价值,体验劳动之美 

    “劳动月”从五月初一直持续到本周结束,开展期间,围绕物业、食堂、校园环境和学子驿站等4个业务模块,学生们积极报名,陆续在食堂节粮宣传及保洁、学子驿站分拣和出库、楼栋物业管理与值班、生活园区垃圾分类与督导等11类岗位上体验志愿服务、投身劳育实践。

    2020级历史专业的孟婷丽分享了在劳动月的宿舍物业中的体验,孟婷丽同学发现即使是日复一日的简单工作,其中却大有天地,宿管阿姨有许多学习生活中的小妙招,孟婷丽同学表示自己会虚心学习以便能够服务同学,努力建设好大家都爱的寝室大家庭。“便捷美好校园生活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每一个人应当尊重、感激后勤人员的劳动,而不是习惯性地选择忽视。”



    2020级中文专业的吴彤在体验了学子驿站分拣员以后如是感慨,同时,吴彤同学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真谛有了新的理解——“助人”也是“自助”、“乐人”也是“乐己”。吴彤表示:“对他们的工作了解越多,我的感触也就越深。我们便捷美好的校园生活背后,是许多后勤人员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我们应当尊重、感激他们的劳动,而不是习惯性地选择忽视。” 



    来自2020级物理专业的王甲恒同学从“触动、成长、前行”三个部分谈自己在本次劳动月活动中的体悟,“在活动中我感悟到探索与体悟劳动意义的方式,劳动并不是独立的、个人的行为,而是要奉献、要服务的,是要反馈于他人、社会的行为。对劳动的学习与探索不能只是去思考劳动能带给我什么,劳动创造能怎样提高自己,而是要推己及人,思考自己的劳动应该为他人奉献出什么,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价值,从而坚持劳动、热爱劳动,我认为这才是对劳动探索的正确解答,这也是我在劳动中的收获与成长。”



扬奋斗精神,劳动创造幸福 

    孟宪承书院辅导员、社区服务中心指导教师艾美伶从激发学生自主劳动角度对孟宪承书院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实践进行了归纳:将涵养学生劳动意识跟促进学生自治自管相结合;将寝室日常管理与自我劳动教育相结合;将社区劳育实践与公共服务意识、志愿精神含义相结合。这些探索与实践,是未来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石。文一支部纪检委员、2017级中文专业的林宥辰说:“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党员,我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劳动素养,培养劳动精神,书写好自己的奋斗史;另一方面思考怎样以教师的身份为学生们提供富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机会,怎样传递劳动精神,让祖国的未来也书写好他们的奋斗史。”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学校里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作为即将踏进社会的毕业生,我们更要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在劳动中创造幸福生活。”文一支部党员、2017级思政专业的付芳菁在发言中这样表态。文一支部预备党员、2017级思政专业的赵福佳表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后勤退休党员同志的发言,他们回顾自己在后勤岗位上的经历和人作为党员同志的初心使命,强调党员同志“要不怕苦、不忘本、要踏实工作”,给我上了宝贵的职前一课。”



    后勤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莹表示,这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是基层党支部建设和部门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书院和后勤双方协同育人的有效探索。三位后勤老党员的故事讲述和学生代表关于“劳动月”活动的体验分享中,以校为荣、以党员身份为荣、以师大人为荣的感情溢于言表,深深感动着大家。师大后勤人将继续秉承各位党员前辈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师生做好后勤保障服务,永不停止对落实立德树人和劳动育人使命的思考和探索,也希望同学们对后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和劳动育人工作水平的提升。



    会议结束后,支部党员和孟宪承书院部分党员代表一同前往上海市黄浦区工人文化馆参观上海工匠馆。参与此次“探秘‘工匠馆’”活动后,2018级化学专业的伏洋洋表示“各位工匠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不仅为人钦佩,更是令人震撼,他们一代一代,一步一步最终铸就了我们如今伟大的国家”;2020级历史专业的董珺琦表示“每一位国之工匠都用他们的高超的技术与非凡的专注让我们国家越来越繁盛”。



 

文字:金莉悦 戴利君

图片:陶格旗 刘晓梅 赵芷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