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孟宪承书院党委开展“教育大模型与智能教育”主题讲座


     “作为未来教师,我们要主动拥抱智能时代,用科技的力量去拓宽教育的边界,挖掘学生潜能,提高育人质量。”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陈妮欣在参加讲座后如是说。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培育具有数字素养的未来教师,4月17日下午,孟宪承书院第十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讲暨孟院讲堂第58讲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智能教育)负责人周爱民“教育大模型与智能教育”主题讲座,两个会场300余名师范生参与活动。


图1.jpg


立足时代,探索教育未来

      为什么要发展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挑战与机遇?周爱民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大模型与智能教育的建设背景。发展智能教育是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从古代学校的诞生,到工业时代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制度,再到智能时代,AI为教育带来全新需求、机遇及挑战,周教授与同学们亲切互动,一起回溯三次教育变革的历史脉络。


图2.jpg


      在变革来临之时我们应该何做何为?2020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把智能教育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获批上海市IV类高峰建设学科,组建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教授阐述我校落实国家战略,全面拥抱AI、发展智能教育的相关做法,鼓励全体学员努力成为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图3.jpg


拓展路径,推动教育发展

     “这一次的教育变革我们如何应对,摆在我们面前的犹如一张白纸,能在这张白纸上绘出怎么样的图案,需要大家一起来思考。”周爱民教授表示,智能教育创新理念就是“核心是教育,教育是首位”,并倡导构建智能教育的研究框架,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的智能教育体系。


图4.jpg


      周教授还指出,应当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研发教育专属大模型,形成教育大模型治理与评估体系,开通AI通识教育,打造未来学校的标杆,使得人工智能同教育有效结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身为未来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是AI时代的原住民,我们要在了解智能教育、研究智能教育的过程中,找寻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2020级物理学专业王新瑶感慨道。


科教结合,助力教育创新

      讲座中,周爱民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创新科研模式,从实践、平台、技术、理论多方面展示了学校智能教育发展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他鼓励孟院师范生将学校智能教学、评价、管理、特殊教育系统等成果同自身教学相结合,将最适切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育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



     “随着智能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教育大模型的涌现,我们未来教师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教学环境和责任,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并创新,努力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先生’。”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隋玉博深有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势头正劲,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广大教师和未来教师都应理解、善用技术,提升信息应用能力,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让人工智能更好辅助教育教学,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文字 | 邱雪、陈乐萌、陈明珠、邓敬如

图片 | 傅子越、王怡清、周懿欣、刘灵创

指导老师 | 张小小

编辑 | 张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