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工作汇报: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工部来访
4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团队来访我校,北航学生工作部部长武立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6个院系分党委副书记等一行10人在我校学生管理处处长俞世恩、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薇等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书院学生社区和书院院部并进行座谈。武立勋部长积极评价我校书院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在参观过程中详细询问了书院空间建设和管理的做法,并深入了解了书院精细化的学业指导和导师工作。
2、“孟院讲堂”第五期开讲
4月15日,“孟院讲堂”第五期开讲,由“国家杰青”、我校张树义教授带来一场《从亚马逊到北极——科学探险与科学精神培养》的视听盛宴,带领同学们领略科学探险的乐趣与价值,体悟科学精神的伟大与魅力。
张树义教授是我国第一位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开展长期生态学研究与考察的学者,他撰写出版了《野性亚马逊》、《行走北极》、《带着学生去北极》等书,其中《野性亚马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第二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普书籍。他总结说:“科考不是旅游,而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人生哲理的践行,要带着课课题和思考去科考,要做在考察中开展研究。”
3、牛津大学钱忠明教授到访书院
4月15日,牛津大学钱忠明教授到访书院,在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薇、院长助理杨艳红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书院学生社区“孟空间”和院部所在的学生共享空间。钱教授对由学生自主管理的20号楼“孟空间”给予充分肯定,并惊叹书院在共享空间中开展了大量助力学生成才成长的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学业指导和提升师范生教师技能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等。钱教授表示,目前华师大书院制办学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大大超乎他们的想象,他对孟院给予充分评价的同时也勉励书院继续实践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和探索。
4、书院举办大夏基金项目结题答辩
近期,书院2014年度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工作已经启动,经项目报告整理与初步审核,共筛选出33个项目进入结题答辩程序。4月15日,结题答辩分语言与书写专场、人文社科与教育专场、地理与物理专场共三大专场在学生共享空间同时举行。书院人生导师刘森、李洁、王越、文贵良、竺洪波、王向民、黄建君、叶王蓓、郑寅达、黄爱梅、卢晓旭、益建芳、景培书、孙尹、宦强等担任答辩评委。
5、多伦多大学潘乃容教授到访书院
4月16日,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所潘乃容教授到访书院,在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薇、院长助理杨艳红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书院学生社区“孟空间”和院部所在的学生共享空间。潘教授表示,书院的工作非常细致,辅导员们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潘教授尤为赞赏书院学业指导办公室开展的一系列精细化工作,感叹书院辅导员们为学生成长成才付出的心血,并鼓励书院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创新和探索。
6、书院学业办举行转专业咨询会
4月17日,书院学业指导办公室为有转专业意向的同学组织了咨询交流会,会上邀请到数学系教务员汪家录、中文系教务员缪晶晶到场指导学生转专业事项。来自英语、数学、生物和中文专业的转专业成功学生也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体会,让现场的20余名有转专业意愿的学弟学妹们获益匪浅。当天活动得到参与同学的好评,学业办计划将来继续推出更多符合同学需求的咨询服务活动。
7、书院第二届学导风采大赛圆满落幕
“一个人的力量,在于接触后灵魂产生的震撼,以及对思维模式和行为潜能产生的影响;书院的学生导师制度造就携手成长的共同体,学生导师们用自己的生命影响学弟学妹的生命。”4月17日,书院第二届学导风采大赛在共享空间圆满落幕,教育科学学院刘德恩教授、书院院长助理杨艳红、学校办公室夏冰老师受邀作为专业评委。12名优秀学导候选人经过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人气票选、团体知识竞赛等多环节,团队奖和个人奖都花落各家。
8、“未来教师暴走”第四季走进上海文化
4月18、19日,书院“未来教师暴走”户外授课挑战计划第四季连续进行,未来教师们的足迹踏入宋庆龄故居、徐汇上海图书馆、徐家汇公园、1933老厂房、田爱路、多伦路等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上海文化场所,在行走中锻炼、在授课中磨砺。活动吸引了上述地点的不少市民观摩听讲,并与主讲人互动交流。
二、下周主要工作计划:
1、推进新学期人生导师工作;
2、推进闵行科普进社区项目工作;
3、推进“我和书院的故事”征文;
4、推进2015年教师技能提升系列项目;
5、推进书院“社团月”风采活动;
6、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7、推进“梦想100微公益”项目;
8、跟进立先锋树典型“党员代表专访”活动;
9、推进入党积极分子调研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行政办公室编
201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