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千年来关于中秋节已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独特文化,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物质经济、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已逐渐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为此,孟宪承书院社区服务中心特定于中秋节举办了一次文化游园会与孟院全体师生共望明月、传承文化。“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一语道破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这次文化游园会也旨在让远在家乡之外,异地求学的同学们能够感受到“爱在华师大”的温情,尽显家的关怀与温暖。活动当天,梁宏亮、温旭、丁金花等书院辅导员陪同大家一起欢度中秋,在活动开展的短短两小时内,累计参与人数高达500余人次。
精心策划、积极筹备
早在9月伊始,社区服务中心就已经在温旭与丁金花老师的领导开始构思中秋节活动了,经过中心会议的激烈讨论,决定将此次活动定位为一次文化游园会,不仅仅是为孟院留校的师生们提供一个团圆、游乐的平台,亦是为了回归传统,传承中秋文化,彰显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书院领导与辅导员老师们对于此次活动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于此同时,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此次文化游园会,主要由“梦(孟)里猜花”、“梦(孟)幻泡影”、“DIY孟空间”、“梦(孟)想认领”、“孟会嫦娥”、“孟动感”六大展厅组成。活动当天的场地布置、活动用具绝大多数出自社区服务中心全体成员之手,体现出了勤俭朴素、大方典雅的中心特色,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力。生动活泼,紧张有序正是对他们最为有力的写实。
展厅布置1 展厅布置2
万花齐放,各显风姿
伴随着古典音乐声逐渐响起,几位身穿汉服的飘飘仙子,依次进入了用七彩灯笼装饰的草坪上,随着夜幕降临,月亮越发的明晰,祭月仪式正式开始,明光静静的笼罩着整个祭坛,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静静地仰望星空,向月亮寄托着浓浓的乡思。虔诚的为家人祈福,为师大美好的明天许愿。随着祭月仪式的一声“礼毕”,早就蓄势待发的同学们蜂拥而入,数息间所有的展厅已是人声鼎沸,异常热闹。
DIY“孟”空间展厅回归传统,在布上写字作画,以麻布为底,墨汁和彩色颜料的融合题出“DIY孟空间”这一主题,房间一侧的四块悬挂的布料上分别介绍着我国中秋的特色代表:月饼、花灯、玩具兔儿爷,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秋习俗,例如:日本的江米团子、韩国的松饼、马来西亚的花车……桌上我们摆放着中秋水果宴:苹果、梨、桔子、葡萄、石榴,还有切成莲花状的西瓜,以及自制的桔灯、莲花灯。在这个普及传统文化的空间,我们还提供材料,教同学们折祈福莲花灯,挑战做桔灯,在灯笼上写上中秋祝福或者绘画DIY以送给自己想送的好友,并为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围着桌子,小小的展厅挤满了兴致勃勃的参与者,直至活动结束也是人头攒动。“孟”动感展厅,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宣传集文字、绘画、音乐为一体的文化宣传片,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同学们体验着中秋“吃”的文化,汲取着与各类月饼历史渊源相关的文化知识。听到尖叫声了吗?还没有走到展厅,貌似已被声流冲了回来。来到这里的同学都在为今晚的头彩博弈,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孟”幻泡影展厅,选用了闽南中秋中的博会饼文化,中秋博个头彩,一年有个好兆头。展厅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精美礼品,来到这里的同学都跃跃欲试,给自己博个吉祥。 “孟”里猜花展厅,以猜灯谜活动形式,传播中秋文化,涉及历史、天文、诗词歌赋等与月相关的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其极具创意的龙凤月饼样式的抽奖箱,为场馆平添了几分节日气息。另外该展厅还布置了文化墙,数百张中秋知识彩色卡片点缀着整个展厅的布局。“孟”想认领展厅,以“交换愿望”的活动形式,使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位入场的同学都可以在卡片上写下一个自己的小愿望,然后再认领一个别人的愿望并帮忙实现它。卡片上的愿望五花八门,如想要吃肉馅的月饼,又如想获得才子题诗一首……该活动在这个微凉的秋夜为离乡的同学们送来了爱与温暖,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同学间相互认识的机会。
活动现场 DIY展厅
活动当天,恰逢前来参加活动的严诗茹同学生日,晚上9点,在熟悉的钢琴旋律中,社区服务中心为其送上了最诚挚的生日祝福。至此,文化游园会也缓缓落下了帷幕。六个特色展厅,六份不同的感动,六种体验中秋文化的方式。在这个中秋月夜,孟宪承书院因为有了师生们共聚一堂而变得热闹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