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承书院首届学导风采大赛——初赛火热开启
花香四溢,月光如醉。孟宪承书院导师协调中心精心准备一个多月的学导风采大赛——初赛,于3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孟宪承书院导师协调中心指导老师祝毅,科创中心指导老师姚燕姗和文化建设中心指导老师焦艳作初赛评委,20位经过精心筛选的优秀学导在20号楼120室,以面试的形式参与了初赛选拔。
此次学导风采大赛作为导师协调中心的精品活动推出,旨在让学导们对自己半年多的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分享担任学导以来的反思与成长感悟,进而引发学导对学导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促进学导在身、心、灵、社各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希望借此活动为导师协调中心提供未来工作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因此,本次大赛对学导及导师协调中心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届学导风采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部分,20名通过精心筛选的优秀学导进入初赛,经3位评委老师面试选拔,将有12名学导进入决赛,决赛选手将以演说的形式一决雌雄。决赛前期,导师协调中心将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为晋级选手进行专业化的演说培训,相信这个环节的设置对参赛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大赛前夕,经过导师协调中心的大力宣传,活动反响热烈,学导们积极投递报名表参加比赛。初赛当天,入围的学导早早来到面试房间外等候。20位入围学导被分成4组,依次进入120活动室。整场初赛模拟求职面试,先是由各位学导对自己半年多来的工作进行总结,接着3位评委老师分别向学导提问。
在经历讲述环节,学导们的表现精彩纷呈,有的学导对自己美好的学导经历进行了回顾,有的学导对自己半年多的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梳理和思考,有的学导积极地分享了他们在学导工作过程提出的创造性方案和创新实践。其中来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导陈起标,讲述了由他和他带领的学生一起创建以学习数学为主题的社团“吟雅斋”的过程,并现场向评委老师和参赛选手展示了社团成员自主编写的学习小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数学”,分享了“吟雅斋”创建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来自思想政治专业的田小苗还谈到,在学导工作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被导学生身上获得了需求感,增强了自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除此之外,评委老师还从多方位角度对学导进行了提问,对参赛选手在担任学导以来的工作情况作了细致考察,并启发学导们对自己的学导生涯进行回顾反思。在评委和学导的一问一答之间,学导们在反思自己学导工作的同时,也为导师协调中心提供了来自学导工作最前沿的宝贵经验和建议。评委问及学导们对被导学生的优缺点了解程度时,大多学导都反应被导学生普遍活泼向上,学习努力,但是在适应能力、依赖性及感恩教育上存在不足,这为导师协调中心培训学导以及辅导员管理学生提供了方向。另外,学导们在评委老师的启发下,学导们还对书院学生导师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导师协调中心每月的学导培训活动受到学导们的一致好评,在学导活动频率、活动形式等方面,参赛选手们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为导师协调中心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整场比赛持续近两个小时。在经过三位评委审慎评议后,最终12位优秀学导脱颖而出,进入更加精彩和激动人心的决赛环节。进入决赛的学导名单也将在近期公示。
孟宪承书院首届学导风采大赛初赛圆满结束,得到了学导们以及观赛者的一致赞同与好评。不只是整个导师协调中心全体人员一心一意投入策划与组织中,参赛者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到比赛中。这次初赛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获得了可喜的意外收获,20位选手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孟宪承书院学导队伍确实是一只精英队伍,在导师协调中心的带领下,学导们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在学导工作中洒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厚的硕果。导师协调中心也一直以提升学生身、心、灵、社各方面的能力为己任,不断奋进,相信学导风采大赛新颖的比赛形式、极具重要的比赛意义能为书院学导工作增添靓丽的一笔。下一段征程——激动人心的决赛也即将起航,导师协调中心作为主办方也将投入更多的热情,努力为学导们开辟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导们能够尽情地展现自我,秀出风采!
通讯员:导师协调中心 陆晓榕
2014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