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思政专业思政讲坛成功开讲


 

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上午10:00-11:30,于第一教学楼222室举行了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团日活动——思政讲坛。特邀嘉宾老师王向民老师,13级思政辅导员刘佳老师以及13级思政专业的全体同学共同出席并参与了此次活动。

思政讲坛作为13级思政专业举办的一项长期的特色团日活动于2013年12月9日上午10:00-11:30在所有同学的共同见证下顺利举行了第二次正式讲演。

本次的讲演由第一、第二组负责准备,走上讲坛的“教师”分别是第一组的董思雨同学和第二组的陆君莉同学、张娉同学,本班的团支书赵梦琳同学则担当了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首先,董思雨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课堂话题是关于台湾问题。董思雨同学在课堂内容引导部分别出心裁,让同学们通过辨认台湾历任总统和他们的副手高官,一下子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目光,使同学们对这个看似遥远的话题产生了极为浓厚的课堂兴趣。

接下来,董思雨同学一一简述了台湾历届岛内官方立场及其转变,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从两蒋时期坚持中国即中华民国,民国政府只是暂时退居控制台湾,大陆只是被叛乱团体暂时占据的观点,到李登辉执政时期前期的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及后期的两国论,再到陈水扁的台独思潮,最后到当前马英九的互不承认,维持现状的施政原则。台湾与大陆之间历时半个多世纪的纠葛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期间,董思雨同学更是用闽南语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在陈水扁竞选时,李登辉为其助阵与陈水扁关于作为台湾人身份的认同性的对话,在赢得同学们阵阵欢笑的同时,也深入阐释了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认同自己台湾人的身份是极其重要的。


 

 

最后,董思雨同学以趣味漫画的方式分条陈述台湾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他本次的讲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随后,班上其它同学对董思雨同学刚才的讲课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他们的改进意见,而在同学们的讨论过后,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老师王向民老师对前半场讲演进行了点评与总结,王向民老师首先肯定了思政讲坛这个活动存在的意义,并对此次活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也肯定了董思雨同学讲课活跃的思路,并就粉笔字、教姿教态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思政讲坛的下半场是由第二组的陆君莉同学、张娉同学带来的由清明上河图看宋朝社会风貌的内容。


 

 

众所周知,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而宋代著名画家张择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市井生活的生动缩影,陆君莉同学、张娉同学由图为切入口,形式新颖,样式多变,由俗入雅,映射出了随着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是宋代社会形态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随着,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一个个小局部出现在ppt的投影上,宋朝的街道商铺的分布、宋朝的一些市民从事的相关职业、社会上崇商弃农、士商渗透和官商融合渐成风气。

陆君莉同学与张娉同学边解说ppt上的图像,边由此向外拓展延伸宋代的商品经济思想、农业和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市民文艺发展……其中还不忘与场下的同学进行课堂互动。

而在稍后的评议环节中,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对于老师讲课要不要完全内化知识,达到脱稿,以及对于社会风貌的定义等问题,大家反响积极,各抒己见,引发了激烈的探讨。

为下半场思政讲坛进行了点评与总结的是辅导员刘佳老师,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站上讲台的勇气和同学提出的可以不完全脱稿,但必须有技巧地运用稿件的意见,呼吁了与场下学生更多的眼神、精神交流,并送上了关于书写正文与附文板书的小技巧。


 

 

本次的思政讲坛圆满落下了帷幕。思政讲坛的举行让我们得以在真实的场景模拟和讲学评价中体验真实的教学流程,让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敢于讲,爱上讲并且熟于讲,为我们这一批未来的优秀教师提供了一个尝试并磨练讲课技能的真实平台,为我们今后走上讲台,为人师表打下基础。在这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努力跳出传统教育的不足,融入现代教育的理念,从而不断完善整个流程,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通讯员:闪艳

2013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