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生动接地气,未来教师走进二附中这样上主题班会


“这是我第一次以准教师的身份走进中学课堂。一堂20分钟的班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理解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更要在互动中实现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对我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令我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一个互相成就、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会学生深刻领会抗战精神的同时,自己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奋斗、追求进步的理想信念。点滴微光集聚成绚烂星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真正充满希望!”孟宪承书院2018级历史学专业张杨煜在党史教育主题班会后表示。

618日,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晨晖学院联合举办“携手赓续精神血脉,争做有志有为新时代青年”党史学习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袁军、党委副书记张华瑞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党委副书记万姗姗与书院师生代表等共同学习,引导大中师生一同学党史、悟党史、讲党史,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汲取奋进的伟力。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团委书记潘捷主持。

 

大中共学党史,知史明史讲史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张华瑞首先致欢迎辞,并领学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给二附中学生的来信。张华瑞勉励在座大中师生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强书记的殷切嘱托,“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做到有志有为,共同为更美好的中国绽放青春之花。”晨晖学院学员代表马天鸥、李火骏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汇报了近期党史学习的心得体会。两位高中生通过回顾两弹一星曲折的研制历程及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功勋的故事,娓娓讲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内核,并结合近期神舟十二号宇宙飞船成功飞天的大事,表示青年学生需要从当代“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进步伟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未来教师领学,上好主题班会

孟宪承书院2018级历史专业张杨煜、2018级化学专业杨清方精心设计了两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张杨煜以“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对金山卫抗日战争的感悟”为题,引导高中学生回顾金山卫的抗战历程,体悟抗战精神。杨清方以“传承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题,娓娓道来中国抗疫实践中诠释的中国速度和民族精神,启发学生从抗疫精神中体认爱国主义。短短20分钟的班会课,未来教师与中学生一起走进历史、读懂历史、传承历史,在学思践悟中迈开了大中学生同研共进的步伐。

“二附中的半日行,我领略了卓越高中的卓越风貌。面向华二学生主讲这堂班会课,更促使我意识到自己离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坚持不懈深入学习,不断锤炼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素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光荣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杨清方经过前期精心备课、磨课,呈现了一场生动的党史班会课后,这样表示。



大中德育一体,孟院携手晨晖

以建党百年为关键节点,孟宪承书院凝聚院友资源合力进行大中德育一体化实践探索。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万姗姗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2020届孟宪承书院地理专业毕业生潘捷共同发布了大中小一体化“四史”学习教育行为计划课程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袁军、党委副书记张华瑞颁发“三全育人导师”聘书,为日后孟宪承书院携手晨晖学院更好的深化大中德育一体化的育人联动奠基。



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指出,二附中筚路蓝缕的建校史、开拓求索的发展史,是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里程碑,更对师范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大学生走进中学课堂,自主备课、独挑大梁,带着中学生学习党史,既是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实现以教促学;又是一种文化传承,落实朋辈共进。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应该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思考如何以青年之责任,报效国家。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袁军在总结中指出,今天的大中联动、共学党史活动形式生动,意义非凡。将学生的身份转换为讲授者,是引导大中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引导师生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力量,促使“四史”学习入脑入心。更夯实了大中学一体化平台,促使未来教师与中学教师朋辈共进,德智相统。

 


师生一行还在二附中校办副主任王骁的引导下参观了校史陈列馆,回顾了二附中筚路蓝缕的初创之路、锐意实践的改革之路和追求卓越的创新之路。二附中践行“卓然独立,越而胜己”的校训,成为党的领导下中国基础教育腾飞的鲜活名片。

 


据悉,晨晖学院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独特育人载体,致力于以学院制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培育的新途径。2020年,晨晖学院与孟宪承书院大学中学德育共建实践基地揭牌,本次党史学习教育联动活动是两院德育共建的阶段性成果。

 



文字:张贝瑶 艾美伶

图片:章申

编辑:章申